1月27日是国际缅怀大屠杀受难者国际纪念日。日前,亚德·莫尔德凯“从大屠杀到复兴”博物馆CEO西格尔·瓦努努·加迪什(Sigal Vaanunu Gadish)与馆内教育部负责人诺法·什姆希(Nofar Shimshi访问中国。她们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随后又参观了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
西格尔·瓦努努·加迪什(Sigal Vaanunu Gadish)与诺法·什姆希(Nofar Shimshi)访问中国
“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讲述了那些犹太幸存者的故事,他们如何在上海重建自己的生活,以及上海如何影响了他们。这些故事非常感人,让人感到充满希望,”加迪什在采访中告诉澎湃新闻,他们将与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展开合作,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交流。
1968年,为了纪念大屠杀中犹太人的反抗与复兴,“从大屠杀到复兴”博物馆在以色列南部名为亚德·莫尔德凯(Yad Mordechai)的基布兹建立。基布兹是以色列的集体社区,这个位于以色列南部的社区以亚德·莫尔德凯命名,则是为了纪念华沙犹太区的民族英雄莫尔德凯·阿涅莱维奇(Mordechai Anielewicz)。
华沙犹太区模型
“我们的博物馆不仅讲述大屠杀的故事,也讲述犹太人的复兴,我们的叙事并不止于1945年,还讲述了战后发生的故事,”什姆希向澎湃新闻介绍,博物馆讲述的故事关于反抗和复兴,关于领导力与希望的价值,“在希伯来语中,我们说,哪怕生存的机会渺茫,你也要坚信你所相信的东西,这是贯穿于我们博物馆所有叙事的价值观,也就是为了自由、为了家园、为了我们所相信的东西而奋斗。”
在加迪什看来,博物馆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保存物件,另一种是讲述故事,我们的博物馆便是后者。”亚德·莫尔德凯“从大屠杀到复兴”博物馆模拟了这个小小集体社区如何奋斗和兴起的历史,这些历史从战前一直延续到战后。此外,通过工作坊与研讨会,博物馆邀请前来参观的观众提出问题,从而对于人性、对于未来产生思考。
“从大屠杀到复兴”博物馆内部空间
“我们的博物馆中没有展品,或者说,我们的教育者就是馆中最好的‘展品’。”什姆希介绍, 在以色列的学校课程中,大屠杀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11年级或12年级时,学生们会参加为期一周的波兰之旅,参观当地的集中营遗址与战争遗址等地,通过这种方式深入了解大屠杀的历史。公共教育采取的是逐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们逐渐深入历史的核心,去思考战争中施暴者和旁观者的行为,带领他们讨论人性中的善恶,从而建立身份认同。”
什姆希表示,“从大屠杀到复兴”博物馆注重个人故事的讲述。“我们相信,个人故事是连接学生、儿童与历史事件最好的方式。你可以了解600万犹太人的故事,但是一个具体人物的故事更容易让人记住,也更加触动人心。” 她以一位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的故事为例,“维克多·弗兰克尔(Viktor Frankl)是一名精神病学家,曾在集中营里被关了将近两年,逃脱以后,他继续撰写他的博士论文,他说过,‘如果你知道为什么而活,你就能忍受任何一种生活。’也就是说,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找到可以依靠的事物,找到某种支撑,帮助你继续生存下去。”
“从大屠杀到复兴”博物馆内部空间
如今,“从大屠杀到复兴”博物馆除了常设展以外,还和世界各地的大屠杀纪念馆展开合作,举办各种临时展览。“有一个国际摄影展,展出了世界各地约250名摄影师拍摄的大屠杀幸存者照片,曾在世界各地巡展。目前正在展出的有一个关于危机下的人类精神的新展,通过展示私人物件来展现人们如何度过危机,”什姆希介绍。
“我们希望这次访问能够和上海开启一些新的合作,”什姆希说,“我们有着某种共同的过去,对于我们的子孙一代而言,我们希望探索两种故事之间的某些共同点,以及应对危机的策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