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这里是一个怀旧剧场。
2005年1月24日,《仙剑奇侠传》在台湾中视首播。2005年1月31日,该剧在上海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重庆电视台影视频道与观众见面。一转眼,这已经是整整二十年前的事了。
《仙剑奇侠传》海报
如今再提起这部剧,许多人眼前闪过的画面,一定是主角团对着夜晚的麦田和星空立下的十年之约。在很多视频网站上,出现频次最多的正是这段剧情,这是本剧给观众留下的“意难平”,也成了不少人与青春岁月的隐秘连接。
是啊,别说十年之约了,这都二十年了,当年你默默许下的心愿,实现了吗?
“十年之约”
当然,这一画面之所以直到今天还能打动我们,最关键的原因还是其中洋溢着的少年感。和现在的许多仙侠玄幻剧不同,本剧选用的主演都是实打实的“年轻人”。
那时的胡歌还不是现在风流倜傥、魅力四射的宝总,而是一个“还搞不清楚演戏是怎么回事”,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那时的刘亦菲才17岁,和赵灵儿这个角色高度契合,戏里戏外都显露出不谙世事的纯真形象;那时的刘品言本来要饰演的是林月如,但16岁的她自己也承认心理年龄不够成熟,胜任不了这个角色,才有了令人难忘的阿奴。至于彭于晏、安以轩,或许也应该感谢《仙剑》记录下了他们稚嫩的演技、青涩的模样以及可能是人生中最纯真的表演。
胡歌 饰 李逍遥
刘亦菲 饰 赵灵儿
有人说,《仙剑》的主题应该是对爱情的呈现、对宿命的探讨。这个说法当然没问题,但我还是认为,如果没有本剧自带的“少年感”,那些所谓的主题也就会失去最重要的支撑,成为空中楼阁。
这些年来,《仙剑》的口碑一路走高,如今在某瓣上的评分已到达了9.1分(39万人打分)。但本剧在近年遭遇的争议或者说批评,也并不少。比如,部分网友就给李逍遥当年剧中的不少“低俗”台词截了图,认为其“三观不正”;又比如,李逍遥和赵灵儿、林月如之间的三角恋情,也成了他是“渣男”的罪证。
最有意思的,当然还要数本剧最大反派拜月教主得到的“翻案”。在一些网友眼中,始终保持理性、克制的拜月教主反而比莽撞、幼稚的主角团靠谱得多。这位老兄的名言是“没有笨蛋,人世间就没有战争,大家都很聪明,一切都很美好”。相形之下,只知道“爱来爱去”的李逍遥们确实不怎么聪明,而且老是惹是生非。于是,对主角和反派的评价就在一部分网友的评价中颠倒了过来。
徐锦江 饰 拜月教主
但事情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剧中的酒剑仙和他的师兄剑圣就已经讨论过这个问题。剑圣,也就是当年的殷若拙曾与女娲后人林青儿相恋,在关键时刻,他选择了自认为应该坚守的“道”,而舍弃了“爱”,最终导致林青儿为拯救苍生而牺牲了自我。
他为什么要这么选?“道”就是顺其自然,严格遵照世界上已经存在的事实,让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绝不去做人工的干预。青儿的宿命既然是牺牲,那么就应该成全她的命运,以此换来世界的和平、南诏国百姓的安全。剑圣的选择,也代表了南诏国国王和石长老等上一代人的看法——青儿的牺牲,至少符合大多人的现实利益。
对此,拜月是不以为然的。在他看来,石长老等人从前牺牲了青儿,如今又要牺牲灵儿,人类为了保存自我,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这样的南诏国,还有什么存续下去的意义?这,也就是他一心要摧毁一切,重新创世的原因。
但拜月显然不愿意承认一点,那就是人类社会除了“道”,还有真正的“爱”。诚然,在《仙剑》里,有很多凡人自私、逐利甚至丑恶,从道德层面上来讲甚至比不过很多妖和动物,比如甘愿为刘晋元牺牲的彩依。但爱情的产生,却让每个个人学会了为对方思考、理解和包容。可以说,只要世间还有“爱”,这个世界就不是无药可救的、是有希望的。拜月的失败,归根结底不在于力量的缺失,而是不懂得“爱”的真正意义。
懂得了这一点,我们也就理解了剧中一众主角的选择。赵灵儿一度逃避李逍遥,不是她在感情上出现了左右摇摆,而是因为她担心自己的使命会拖累、影响爱人的人生;林月如愿意从三角关系中主动退出,成全李逍遥和赵灵儿,不仅是因为她大度、豁达,更是因为她真心希望看到所爱之人得到幸福;同样,刘晋元明知道自己的付出不会得到回应,仍然选择默默守护在表妹林月如身边。试问,他们真的“傻”吗?
安以轩 饰 林月如
《仙剑》如今遭遇的一些批评、吐槽,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时代变了,环境变了。李逍遥和他的恋人、朋友们,不就是标准的“恋爱脑”吗?拜月或者剑圣的理念不才是更实际、更有效的吗?不管是考公还是考研,不管是工作还是婚恋,社交媒体上的大V、网红正试图向我们教授各种“道”,让我们知道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保存自己,减少损失,怎么做才能实现现实利益的最大化。至于并不符合成功学的“少年感”,似乎已经慢慢被淹没在了时代的浪潮里。
诚然,本剧中的主角,包括李逍遥在内,都是不完美的。男性角色都不是《何以笙箫默》中的何以琛、《花千骨》中的白子画之类的“男神”,女性角色也不是时下仙侠玄幻剧中的“玛丽苏”。他们的少年感可能意味着错误和失败,甚至可能是李逍遥一样的少不更事、口不择言,但少年感也意味着最宝贵的“可能性”。这才是十年之约的真正价值所在——也许我们未必能实现年少时的梦想,未必能和最爱的人相守一生,但至少我们都为之奋斗过、努力过,拼搏过。
如果说现在的偶像剧为观众送上的流水生产线上的工业化糖浆,那么《仙剑》保留的则是少年感特有的粗粝和真实——它或许不能提供所谓的情绪价值,却能让观众体验什么是真正的人生。
更重要的是,二十年过去了,仙侠玄幻剧的格局越来越大,动不动就四海八荒、仙魔斗法,但它们更像是用来实现观众幻想的标准模板,尽管也会涉及爱情,叙事内容却被局限在“男主对女主痴不痴情”“有没有爽感”的层面,完全失去了《仙剑》中几位主角身上的烟火气。和本剧相比,如今的仙侠玄幻剧或许有更精美的妆容、更炫酷的特效、更精良的制作,却失去了可供反复咀嚼的思想价值。
李逍遥与赵灵儿未能相守一生的结局,成了我们这代观众心中永远的痛。但别忘了,本剧真正的结尾其实是怀抱女儿李忆如,满脸胡茬的李逍遥再次与剑圣相见。此时的他,不再是那个仗剑走江湖、痴心为红颜的少年,而是一个眼角眉梢写满人世沧桑的男人。
剑圣用颤声的声音说“孩子”,想用手抚慰李逍遥,而后者冷静地质问他:“你明白吗?”剑圣无法回答,仰头忍泪,本剧也就此告终。
那么,剑圣到底应该“明白”什么呢?在智慧的剑圣眼里,李逍遥得到一切又失去一切的人生是惨痛的,执迷于滚滚红尘的想法是错误的,但在我的眼里,他老人家在洞房花烛之夜逃离青儿,亲自说服最爱之人去南诏国拯救苍生的人生才是不值得一过的。
二十年过去了,以为自己已经看透“世道”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总把厚黑学捧在胸前,把成功学藏在心底,像“聪明”的剑圣和拜月一样试图教育我们应该如何去生活。李逍遥和他的朋友们,却似乎已经不见了踪影,就像我们曾经拥有的少年感,已经飘散在了我们追不回的青春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