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
近年来,圣湘生物频频收购,收购标的聚焦在主业诊断领域,但近期圣湘生物瞄上了生长激素企业。
具体而言,1月10日,圣湘生物发布公告称,拟以8.075亿元现金收购中山未名海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未名海济”)100%股权。未名海济一直从事基因重组产品及生物制品的研发和生产,主要产品为人生长激素(短效粉针、短效水针)。
这是圣湘生物近年来最大手笔的一次收购。而且,2023年圣湘生物的营收为10亿左右,净利润仅3.64亿元,相当于圣湘生物拿出2023年净利的两倍多收购未名海济。
1月13日,圣湘生物股价高开低走。截至收盘,圣湘生物报20.31元/股,微涨0.3%,当前市值为118亿元。
公告中披露了未名海济最近一年及一期的主要财务数据。未名海济2023年度营业收入约3.50亿元、净利润4826.38万元。2024年1-5月营业收入2.08亿元,净利润3957.82万元。截至2024年5月31日,未名海济资产总额为3.62亿元,负债总额为1.03亿元。
截至评估基准日2024年5月31日,未名海济股东全部权益账面值为2.59亿元,评估值为8.1亿元,增值5.51亿元,增值率为212.64%。最终确认未名海济100%股权的整体估值为8.075亿元,并以此作为交易对价。
圣湘生物表示,此次收购一是为了积极落实国家关于儿童健康管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号召;二是利用公司在体外诊断领域以及未名海济在生长激素领域的业务优势,促进公司在“诊疗一体”的综合战略布局。
另外,此次收购设有业绩承诺。据公告,乙方(国良民盛/云石泰裕/宁波汇垠/厦门勤哲/国良泉胜/郑水园/吴业添)承诺未名海济2025年度、2026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按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原则确定)分别不低于1.4亿元、1.8亿元。
圣湘生物表示,若前述业绩承诺达成,未名海济2026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将不低于1.8亿元。若前述业绩承诺达成,以未名海济2023年度净利润为基数,年平均增速将超过50%,对公司未来战略发展及经营业绩将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以目前未名海济的盈利能力来看,完成业绩承诺略显困难。尽管圣湘生物想借此收购切入生长激素赛道,但目前该赛道不仅被金赛药业、安科生物两大龙头把控,而且国内多个省份陆续对短效生长激素产品开展集采,未名海济的短效粉针产品曾分别中选广东和福建省集采。
然而,按照圣湘生物的想法,收购未名海济后可以发挥“在儿科感染领域的优势,深化儿科诊疗一体化发展,打造“儿童矮小症”专病品牌效应,致力于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从筛查、诊断到治疗的全方位诊疗服务。”
不过,由于集采原因,目前国内二级市场对生长激素这一品种态度并不友好,行业龙头长春高新也曾多次因集采导致股价大跌,目前市值距其高点已大幅缩水。据民生证券研报,截至2023年,国内获批上市的生长激素相关产品共有10款,剂型分为水针(4款)与粉针(6 款)两种,除了两大龙头金赛和安科之外,剩余的市场由6家企业瓜分。
不过,圣湘生物选择反其道而行之或许是因为,相较生长激素赛道而言,体外诊断领域甚至更卷,新冠疫情期间核酸检测的火爆让不少企业选择切入体外诊断领域,根据《2022版中国IVD(体外诊断)企业名录》,共计有2320家体外诊断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未名海济为未名系公司,2015年,未名海济被北大未名集团收购,而北大未名集团为未名医药股东,未名医药前任董事长曾通过北大未名集团持有未名医药股份。穿透未名海济股权,现任未名医药总经理丁学国曾担任未名海济的法人,同时,丁学国也是未名海济股东国良泉胜的股东;现任未名医药股东的王和平也是未名海济股东云石泰裕的合伙人。
而未名医药的内乱则刚平息不久。2022年,未名医药前任董事长潘爱华为保住公司控制权,引入外部股东增资旗下子公司。当年8月,未名医药现任董事长岳家霖上任后将潘爱华告上法庭。2024年2月,一审判决潘爱华构成职务侵占罪。而未名海济正是在潘爱华在任期间被收购。
圣湘生物以体外诊断相关的“仪器+试剂+服务”一体化为经营模式,主营业务为体外诊断试剂、配套检测仪器等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和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
疫情期间,圣湘生物靠卖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及仪器大赚了一笔钱。2020至2022年,圣湘生物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约为47.63亿元、45.15亿元、64.5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26.17亿元、22.43亿元、19.37亿元。单这三年,圣湘生物就赚了67.97亿元。
但在疫情结束后,即2023年,圣湘生物彻底告别疫情红利,营收锐减84.39%至10.07亿元,归属净利润锐减81.2%至3.64亿元,圣湘生物开始寻找除新冠核酸检测以外的第二业绩增长点。
圣湘生物将2023年称为其“二次创业”的元年。除了体外诊断之外,圣湘生物还布局了呼吸道、妇幼、血源、测序等多个领域。
据圣湘生物2024年三季报,2024年前三季度,圣湘生物实现营业收入约10.33亿元,同比增长63.24%;实现归属净利润约1.95亿元,同比下降34.8%;实现扣非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637.21%。圣湘生物表示,营收增长是因为公司体外诊断、呼吸道、妇幼、血源、测序等多个领域的技术、产品及市场布局取得发展,逐步走入放量增长阶段所致。
其中,呼吸道检测是圣湘生物业绩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圣湘生物尚未披露呼吸道检测业务的具体营收数据,但是表示今年上半年呼吸道类产品营业收入已与去年全年总额基本持平。2023年,圣湘生物呼吸道类产品的营收超4亿元。
尽管2023年圣湘生物赚的不多,但新冠疫情期间积累的利润让圣湘生物有资本一次次投资并购,也为圣湘生物收购未名海济积累了经验。
前些年圣湘生物的收购主要集中在体外诊断、测序等领域。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至2024年,圣湘生物先后收购、投资了真迈生物(从事生物技术开发与基因检测技术开发)、Firstlight Diagnostics(抗生素药物敏感性的快速检测产品开发)、深圳安赛(免疫诊断分析仪及诊断试剂研发生产)、湖南圣微速敏(快速药敏检测)。
不过,上述收购的单笔支出不多,金额最高的一笔是真迈生物,圣湘生物斥资约2.55亿元取得真迈生物14.767273%股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