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过节,美国股市在暴跌。
黑色星期四之后,是更狂暴的黑色星期五。道琼斯股指4月4日又跌掉了2000多点,两天下来,近4000点抹去了。
美国投资者欲哭无泪,这就是特朗普向全世界关税宣战的直接后果。
两天时间,5万多亿美元消失,纳斯达克进入熊市。
不得不说,美国股市的暴跌,与中国强硬反击有关。在美国股市周五开盘前,中国一连串反制措施公布,其中最让人瞩目的,对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加征34%的关税。
来而不往非礼也。
完全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这至少释放了三个清晰的信号。
信号一,中国不怕。
其他国家可能怕,但中国不怕,怕就不是现在的中国了。
当然,我知道,肯定也会有人嘀咕,特朗普加税,面向全世界,很多国家还只是口头强烈抗议,中国你就不能再等等,没必要当出头椽子嘛。
有一定道理,但我们想一想,不管中国怎么低调,怎么克制,美国能放过中国吗?
按照白宫的说法,34%是新征关税,加上特朗普已加征的20%关税,中国商品赴美至少面临54%的关税。
这还怎么玩?
事实上,特朗普2.0,两度对中国加税,我总觉得,中国保持了足够的克制和耐心,这一次又是34%,是可忍孰不可忍。
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那就堂堂正正,表明我们自己的明确态度。
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信号二,中国有办法。
中国也不是蛮干。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美国得寸进尺一再加税,那我们就以牙还牙迎头痛击。
所以,我们看到,中国当天12箭齐发,有加税的,有出口管制的,有列入黑名单的,哦,还有对杜邦发起反垄断调查的。
不错,中国有中国的不足,但美国也有美国的软肋。
贸易战的结果,肯定是两败俱伤。
但美国有些人就是不明白,就是认为自己能全赢。那对不起,就必须让他们知道,杀敌800,但自损可能1000。
更何况,我们必须看到,全世界也都在观望,观望中国,观望加拿大,观望欧洲都会怎么办。
是被美国各个击破?还是团结起来予以反击?
我们看到,被逼到墙角的加拿大,已宣布25%关税反制。接下来是欧盟,欧盟肯定还想妥协,一些人肯定更希望祸水东引,但现在的局势,欧盟最后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
这就是斗争的策略。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让全世界也看一看,怎么对自己更有利。
信号三,美国必须改。
特朗普其实也很焦虑。
我在昨天的文章中就说,从特朗普自认为“掌控一切”的表态看,他其实很想谈,所谓对等关税,就是他的“谈判艺术”,极限施压,然后有所恩惠,希望由此赚得盆满钵满。
他其实也怕,他怕事情拖下去,怕通胀涨上来,怕股市连续暴跌,怕各国集体报复,怕美国被彻底孤立……
地主的家底再厚,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啊!
所以,中国反制后,我们看到,他不得不第一时间迅速回应,宣称“中国做错了”“玩不起”,更不断给美国人打鸡血,“只有软弱才会失败”。
他还不断敦促美联储,现在是降息的“完美时间”。他又突然拿TikTok做文章,暗示可以和中国做交易……
特朗普还宣称,“我们的政策永远不会改变”。
我想到的一个成语,色厉内荏。他越是强调这一点,他心里就越清楚,美国玩不下去,最终不得不改变。
所谓的对等关税,不可能让美国再次伟大,却可能让美国经济崩溃,让美国消费者付出惨痛代价。
这中间,还有两个细节,也不得不提。
细节一,越南的电话。
特朗普跟越南领导人打电话,按照特朗普的说法,如果能和美国达成协议,越方愿意将关税降至为零。
这是特朗普向全世界贸易开战后,公开的第一个电话。美国原拟向越南征收关税46%。
零关税,可能吗?
别忘了,特朗普的关税公式,不是对方真正的海关关税,而是美国逆差/美国进口。那意味着如果真零关税,越南对美出口更多而不是更少,特朗普更焦虑而不是更得意。
所以,特朗普欣喜若狂的这个电话,不知道特朗普接下来又怎么消化。
细节二,中方反制的时间。
可能就是巧合,但更可能的,老天爷也在帮忙。
周五,中国清明节放假,A股不开盘;但欧美股市照样交易,所以,中国反制消息一出来,欧美股市立刻都跌成了狗。
这个时机,必须为有关部门点个大大的赞!当然,我们的大A股,更要加油啊。
按照特朗普曾说过的名言:“如果道琼斯指数单日跌超1000点,那总统就应该装进大炮,以极快速度射向太阳!没有任何借口。”
连续两天,道琼斯指数都跌破了1000点,黑色星期五更是暴跌超过2000点,总统要射向太阳吗?
最后的最后,还必须要说几句个人的感慨。
这是一场伟大的博弈,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如果这就是中国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临的劫,那我们就必须勇敢面对。
我们要淡定,要清醒,更要自信。
毕竟,现在的中国,已经不是100年前的中国,不是40年前的中国,也不是4年前的中国,我们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我们清楚知道还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但我们更相信我们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上下同心,开放包容,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坚决做好自己的事情,中国又何惧之有?
4月2日,真的是美国“解放日”吗?
我看到,最新一期《经济学人》的封面,嘲讽这根本不是“解放日”,而是美国的“崩溃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