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创建国家植物园有什么进展?今年的设摊管理工作较前几年有何不同?国际光影节如何带动消费?
4月2日下午,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召开媒体通气会,围绕今年的民生实事项目和重点工作,以及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绿化市容行业为基层减负等内容进行介绍,并回答相关问题。

2025年4月2日下午,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召开媒体通气会。上海市绿化市容局 图
对守法合规的设摊经营活动更加包容和鼓励
《上海绿化市容行业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中提到,不断优化设摊治理新模式。以市民需求为导向,支持有序发展市集活动、户外餐饮、夜间经济等业态,激活城市烟火气。
对此,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市容处处长张浩表示,近期,市局结合行业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会同相关部门一起研究制订“进一步优化设摊治理,提升城市‘烟火气’工作方案”,此次发布的方案与以往相比,将对守法合规的设摊经营活动更加包容和鼓励。
新政会明确,遵循因地制宜,新增开放区域,对商业配套服务不足或市民确有需求的区域,可增设一批设摊点位;地标性夜生活集聚区、水岸夜生活体验区等条件具备的街区,可拓展或优化设摊开放区域。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将积极助力“首发上海系列活动”“五五购物节”等重要促消费活动。
新政还鼓励让设摊更好体现上海城市特色,融合文旅发展,突出上海特色,支持“一江一河”沿线、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周边等符合条件的区域发展文旅特色集市,比如,后备箱市集、花卉市集、嘉年华、特色夜市等,塑造融合美育、艺术、音乐、绿色等元素的多维空间。
张浩说,管好设摊经营,要平衡好烟火气与市容秩序之间的关系,管理部门将进一步用好数字“绣花针”。新政鼓励充分运用智能化手段,开发简单易行的线上线下应用场景,让设摊和集市更加便民利民,打造符合上海特色的设摊管理新模式。
不仅是设摊,外摆位管理同样要因地制宜。张浩举例,杨浦区大学路的外摆位,通过商家、居民、企业联合形成的自治组织的自我管理,在整个街区实现了烟火气和环境秩序的平衡。
他表示,市局也将与区、街镇管理部门共同商讨,通过行业自律和全域门责管理要求等,共同规范管理好设摊和外摆位,在区域试点,把好的经验、好的自律组织的成功案例进行复制推广。不过,对于占道经营等违规行为,特别是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无序设摊,还是依法进行管理。
上海两大植物园将联合创建国家植物园
2025年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党组15项重要工作中,其中一项为国家植物园揭牌与建设。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公绿处副处长杨嘉蓉介绍,上海辰山植物园和上海植物园将联合申报创建国家植物园,目前正处于编制建设方案的阶段。
国家植物园在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国际交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已设立2个国家植物园,分别为北京国家植物园和广州华南植物园。
根据《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方案》,到2025年,中国将设立5个左右国家植物园,使7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5%以上我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得到迁地保护,初步建立协同高效的国家植物园管理机制。上海辰山植物园已跻身国家植物园候选名单。
杨嘉蓉表示,国家植物园的创建大致经历三个环节,第一步是国家专家组对辰山植物园和上海植物园现场评定,纳入国家植物园体系布局;第二步是制定建设方案,目前上海正处于这一阶段,建设方案初稿已完成并上报国家林草局,后续将根据专业指导意见进行修订;等建设方案正式形成并通过后,再进入设立阶段,对两家植物园的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等进行优化和考核,上海也将对标已经建成的两大国家植物园进行一系列提升工作。
光影节将带动“票根经济”
《若干措施》中还提到,积极打造“光影+”消费场景。办好上海国际光影节,推动光影活动IP覆盖徐家汇等30个以上商圈。支持市场主体开发光影节“门票+”主题产品,形成“票根经济”新模式。联动东方明珠等50个以上旅游景区(点)。
上海市绿化市容局景观处副处长乐嘉骅介绍,第二届上海国际光影节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活动方案,初步计划在9月中下旬举办,为期一个月。今年的活动将进一步突出提振消费,与商旅文体展融合,和产业发展融合,以此角度谋划相关活动。
“光影节主要在夜晚,它不仅是光影艺术的表现,更是夜经济的标志。”乐嘉骅强调,光影节将与商圈商户、体育赛事、文化活动等联合,发展“票根经济”,比如文体活动的票根可以兑换光影节免费预约名额,光影节的预约券也可以在商圈进行优惠消费,从而实现票根联通,提升夜经济和光影节的商业溢出效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