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往往是政策驱动的主要月份,从政策到基本面的逐步验证可能是市场或机构投资者更关心的方向。”
进入今年的最后一个月,A股市场“跨年行情”也即将开启,基金公司正紧锣密鼓布局新一年产品线。目前有近百只基金产品处于正在发行或排队募集的状态,有部分基金的募集期截止期设置在了明年3月左右。其中包括指数类产品在内的权益基金仍占大多数。
与此同时,各路机构抓紧时间展开调研,试图寻找新一年的投资机会。数据显示,近一个月来有1323家上市公司被调研了2238次,按21个交易日计算,平均每天都有106场调研发生。其中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等板块仍是机构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方向。
“进入12月后,随着重磅会议陆续召开,市场或再度进入宏观交易周期。”长城基金高级宏观策略研究员汪立告诉第一财经,从历年情况来看,12月市场一般都会围绕政策展开交易,只要短期内增量政策没有被证伪,市场情绪将有望继续边际改善,而且当前市场下方支撑仍然较强,短期内不必过于悲观。
“A股从全方位估值修复行情转向震荡分化,高政策预期方向受益。”金鹰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刚对第一财经表示,展望12月,国内政策指引的正面影响仍大于海外不确定性,对当期经济形势的定调和明年经济工作的部署安排,预计将对A股市场的方向选择起决定作用。
积极布局跨年行情
刚刚过去的11月,公募新发市场出现明显回暖,时隔4个月后再次迎来千亿元的发行量。进入12月,新发热度仍在延续,首个交易日就有20只新基金开启认购,还有15只产品已经预定了接下来的发行时间。
在这35只基金中,包括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在内的权益类产品有19只,其中仍能看见中证A500系列的热门产品,如中欧增强、招商中证A500指数增强;还有12只则为债券类产品,其中半数为中长期纯债型产品,如民生加银双月鑫60天持有、国泰利添120天滚动持有等。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日,全市场有70只基金产品(只计算初始基金,下同)处于正在发行的状态,包括39只权益类产品。其中,有18只基金的募集截止日设置在2025年,最晚已到3月初。此外,还有36只基金产品处于已审批待发行的状态。
华北一位基金市场部人士也告诉第一财经,他所在的公司也将在12月下旬发行一只固收类的产品,预计在明年成立。“我们公司目前在指数产品方面并不擅长,所以对权益产品布局会相对谨慎,固收类则会匹配机构的需求去发行”。
另外三家中大型基金人士则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他们的新发资源仍聚焦在指数类产品。其中华南一位公募人士说:“最近产品新发的重点的确是从此前的固收转向了指数,特别是权益指数。”
在他看来,一方面,债市在持续火热后经历了几次波动,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更加倾向于落袋为安,再去布局新产品的动力不足。另一方面,权益指数,特别是围绕中证A500系列场内外产品成为各大公司销售考核的绝对重点,使得销售重点全面转向权益指数。
“在主动权益明星基金经理全面祛魅的背景下,投资者对于指数投资的认可度更高,一线推动的阻力也更小一些。”上述华南人士说,随着围绕中证A500系列场内外产品相继成立或上市,全行业聚焦A500的趋势或许也会改变分散,大家也开始为2025年“开门红”销售做好准备了。
加快调研步伐
在最近一个月里,A股市场仍在3350点上下震荡,各路机构仍对上市公司保持较高的调研热情,以提前布局明年行情。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机构投资者对市场的关注方向和布局思路。
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2日,近一个月来有1323家上市公司获得机构调研,合计被调研了2238次,环比增加2成以上。第一财经梳理数据后发现,以申万行业一级分类为基准,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等板块仍是机构投资者关注的重点方向。
其中,机械设备和电子行业是最受机构青睐的行业,近一个月均有超过160家公司受到机构关注。其中前者有165家上市公司被调研了329次,后者则有161家上市公司合计调研次数达316次。此外,医药生物、基础化工、电力设备等板块也同样有上百家公司被调研。
具体而言,被最多机构关注的公司是,该公司近一个月就接待了296家机构。例如在11月10日的现场会议中,有203家机构参与,其中不乏上海、、华夏基金、国新投资等知名机构的身影。
在调研中,天奈科技表示,目前市场上研究及开发类固态、半固态、全固态的电池厂家绝大部分都是公司的客户。11月11日,A股固态电池概念股拉升,天奈科技出现20%涨停。11月13日,天奈科技因连续3日累计涨幅偏离值超30%而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
需要注意的是,短期内密集的机构调研信息通常被视为反映投资者对市场的关注方向,但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进行投资或立刻布局。“被机构调研过的个股也未必会大涨,因为影响股价的因素非常纷繁复杂,很难归因为单一变量。”沪上一位投研人士说。
“通过实地调研、线上会议等途径,机构投资者们能够更便捷地获取一手信息,也可以通过整合众多信息进行交叉验证,从而对上市公司作出更为全面、客观的判断。”该人士进一步表示,在震荡市下想要抓住机会,更需要加大投研力度和投研次数,及时关注到行业和公司的最新变化。
市场核心矛盾或将切换
“12月往往是政策驱动的主要月份,从政策到基本面的逐步验证可能是市场或机构投资者更关心的方向。”汪立对第一财经表示,长期来看,市场风格或在宏观预期的推动下,向核心资产等方向增持,风格再均衡后,宏观经济基本面的修复会使得大盘可能在后期阶段性占优修复,价值与成长方向受资金影响或更加均衡。
“当前市场的弹性依然来自于个人投资者的情绪波动,从上周市场的反弹看,个人投资者并未因为市场的连续回调而一味地悲观,对利好因素反馈较为积极。”摩根士丹利基金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未来市场的演绎节奏判断难度加大,因为活跃资金仍在主导市场,这类资金变化较快,对政策更为敏感。
“实际上,当前处于政策空窗期,我们尚未看到进一步的政策落地,因此难以判断市场会有趋势性演绎。有利的情况是政策空窗期即将结束,将迎来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因为9月份以来政策基调已经变得更加积极,因此,我们判断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值得期待。这是支撑市场的主要因素。”上述分析人士说。
“展望未来,年底前预计政策乐观预期仍有发酵空间,短期反弹有望延续。”招商基金投研人士告诉第一财经,随着政策框架逐步明晰以及海外扰动落地,市场核心矛盾预计将向政策效果切换,彼时市场做多情绪或有所降温。
在该投研人士看来,灵活性资金交易活跃度维持高位,中小主题成长仍展现出了更大的上涨弹性。建议投资聚焦杠铃策略,把握大盘超额收益的同时,继续挖掘产能周期有望筑底、中期增长预期稳定的成长方向。
汪立也有类似观点。他认为,在政策的带动下,12月市场有望开始重新向上。短期内在进攻和防守间进行均衡配置的性价比可能较高,防守端可关注处于报表周期底部的行业,进攻端可关注政策支持和顺周期方向。
恒生前海基金基金经理胡启聪同样认为短期对市场不必过度悲观。他对第一财经表示,领导层的态度变化和重视程度有目共睹,无论是各项刺激政策和化债手段的推出,还是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论述,都充分说明了当前管理层对于后续经济复苏的重视和信心。
“任何政策的见效都需要时间,资本市场要做的就是多一点的耐心和信心。短期市场或仍将面临一定的压力,但中长期看,我们依然保持信心。”胡启聪认为,偏成长风格的大科技和顺周期的消费、制造业都有结构性机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