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至2月20日,长三角铁路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352列。
2月21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铁集团)获悉,其中中亚班列208列,发运2.1万标箱,分别同比增长15.6%和16%,商品车整车、汽车零部件、日化用品等货物通过中欧(中亚)班列源源不断地运往班列沿线国家,为全球经济贸易发展作出新贡献。
长三角多地中欧班列开行。 上铁集团 供图
自2013年9月29日开行首趟中欧(中亚)班列(苏州—华沙)以来,经过十年多的市场培育,长三角中欧(中亚)班列营运线路已从1条增长至现在的14条,通达欧亚36个国家。其中,欧洲方向有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捷克、德国、西班牙、英国、拉脱维亚、芬兰、乌克兰等25个国家,亚洲方向有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伊朗、阿塞拜疆、越南、格鲁吉亚等11个国家。
长三角多地中欧班列开行。(资料图) 上铁集团供图
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商品互惠共享。自2013年长三角首趟中欧(中亚)班列开行以来至2024年底,长三角铁路共开行中欧班列19897列,其中欧洲方向8841列、亚洲方向11056列。2024年,长三角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4647列,发运标箱48万个,发运标箱数同比增长10.4%。在组织好去程班列的同时,上铁集团、中铁集装箱公司上海分公司与相关地方政府、单位、部门携手,共同组织好回程班列开行,让欧亚国家的食品、服装、化妆品、木材、矿产品等优质货物走进国门。中欧(中亚)班列不仅促进了商品贸易的自由流通,还带动了沿线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经济增长。
性价比优势突出,运送商品品类日趋丰富。截至2024年底,长三角中欧(中亚)班列最快9天抵达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最快15天抵达德国汉堡,运输时间约为海运的1/3;价格约为空运的1/5。除了性价比优势,班列搭载的进出口货物品类也日趋丰富,除了以往的小商品和电子产品等外,纺织品、汽车及配件、机械装备、家具等比重越来越大。
目前,长三角地区已形成义乌至欧洲相关国家以小商品为主要货源;苏州至德国汉堡、波兰华沙以电子产品、电器为主要货源;合肥至德国汉堡以白色家电及机械产品为主要货源的去程货物品类特征。长三角中欧(中亚)班列亚洲方向装车城市有连云港、义乌、南京、徐州、苏州、合肥、金华等,主要货源为到达中亚五国的生产、生活物资等出口货源和电子、电器、汽车及配件产品等过境货源。
跳出中国义乌“商品圈”,打造世界义乌“朋友圈”。2024年,义乌中欧(中亚)班列共开行1362列、运送14.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1.4%,开行列数和货运量连续11年持续增长。2025年开年以来,义乌中欧(中亚)班列也迎来强劲增长,截至2月20日,已成功开行136列,运送14514个标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