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是实体经济的 " 筋络 "。海陆空 " 向新 "!开年以来,大湾区铆足劲头 " 奔跑 ",通过做强交通,构建更加多元丰富的立体交通格局,促进生产和消费、内贸和外贸等业态充分涌动起来。
" 钢铁巨龙 "" 湾区之翼 "" 地下造城 ",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行动,正在岭南大地呈现。广州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加速推进、佛山沙堤机场新航站楼投产、香港机场第三跑道启用……随着一项项重大基础设施落地,粤港澳大湾区的空中枢纽建设日益完善,航空网络正在迅速拓展,助力该地区与世界的互联互通。一个地方交通效率有多高,空中交通是重要观察维度。如今的大湾区,枢纽机场畅达世界各地,去年大湾区机场群旅客吞吐量超过 2.14 亿人次,呈现出逐年增长态势。如今,大湾区正加足马力,抢抓新春开工黄金期,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推动 " 湾区之翼 " 向世界腾飞,赋能岭南经济与世界产业深融。奏响春天的乐章,建设者们挥洒的汗水,在不久的将来必然化作岭南腾飞的 " 双翼 "。
交通强,则经济强。16 万公里铁路托举起 " 流动的中国 "。在大湾区经济的布局中,兴交通是重要落子。新春过后,从铁路建设到轨道交通推进,岭南大地迅速从 " 节日状态 " 切换到 " 工作状态 ",建筑工地 " 抢抓快干 ",刷新项目 " 进度条 ",推动交通格局向 " 新 ",为实体经济提供更便捷更丰富的物流支撑。广东是我国经济第一大省,产业密织成网,经济高位运行,经济各领域发展无不依赖于一个更加便捷、畅通的交通立体网络。客运量快速攀升、货运量稳步增长、港口吞吐量较快增长,都说明着广东交通持续强起来,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地方作为。如今,粤港澳大湾区 " 出行交通圈 "" 快货物流圈 " 加快形成," 内畅外联、四通八达 ""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 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构建,有力推动 " 交通 + 物流 "" 交通 + 电商 "" 交通 + 文旅 " 等业态蓬勃发展,为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综合交通枢纽发展,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秉轴持钧的关键。今天的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歌、创新澎湃、产业延伸、开放向海,经济各领域高位运行,未来交通格局的发展仍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互通,构建更加完善、高效、便捷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今年省两会上,广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入实施 " 湾区通 " 工程,提出加快 " 轨道上的大湾区 " 建设,深化轨道交通 " 四网融合 ",做好广珠澳高铁、佛穗莞城际等项目前期工作,同步部署 " 港车北上 "" 澳车北上 "" 粤车南下 " 等工作。一个 " 通 " 字,洞见大湾区未来繁荣场景。
如何 " 通 "?既要布好局,更要热火朝天 " 干 " 起来,加快交通等重点项目推进,有力打牢基础设施坚实根基。具体而言,应继续推进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形成主要城市间高效连接的网络化空间格局;加强港口群和机场群的建设,提升区域交通的辐射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此外,还应注重交通方式的多元化和智能化发展,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并推动交通与产业、城市发展等深度融合,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持续繁荣提供有力支撑,构建一个畅通双循环、参与国际竞争的现代服务交通体系。(金羊网 文 / 一泓)
编辑:邬嘉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