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呈狭长状、海岸线长达1800多公里的克罗地亚,兼具地中海和巴尔干风情。它的美丽景致多半集中在沿海地区,仅仅拥有世遗古迹的海畔城市就有三处,包括斯普利特、波雷奇和希贝尼克,更有整座古城被列入世遗的“君临城”杜布罗夫尼克和特罗吉尔。此外,普拉、里耶卡、罗维尼和扎达尔等沿海名城也各擅胜场,加上过千岛屿,是一片玩上几个月都不会厌倦的区域。
相比之下,克罗地亚的内陆地区就沉寂得多,连首都萨格勒布都被视为小透明,更别说其他城市。但就是这样的低期待,让北部小城瓦拉日丁的清新愈发可喜。
尼安德特人的“故乡”,中世纪城堡屹立至今
瓦拉日丁位于克罗地亚北部的特拉华河沿岸冲积平原上,人口不到4万,是克罗地亚的工业重镇,也是人均GDP排名靠前的城市之一。
它的名气主要来自附近小镇的洞穴,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尼安德特人遗骸,距今已有三万年历史。
如今瓦拉日丁市区的人居史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1181年,“瓦拉日丁”这个词首次见于书面记载。1194年,克罗地亚-匈牙利国王贝拉三世委托其子埃梅里克管理克罗地亚,瓦拉日丁也在管辖范围内。
1209年,瓦拉日丁获得自由市权利,也是克罗地亚第一个自由市,更是当时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人口最多的城市,议会会议常在这里举行。因为地处匈牙利到亚得里亚海、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王国到施蒂利亚公国(今奥地利东南部的施蒂利亚州)这两大中世纪重要商贸道路的十字路口,它的商业也随之兴起。
直至奥斯曼帝国崛起,触角伸向巴尔干,瓦拉日丁和周边地区的繁荣才告一段落。1532年,瓦拉日丁地区遭遇了来自奥斯曼帝国的最大威胁。
此后,奥斯曼帝国逐渐侵占克罗地亚的领土,克罗地亚人为了防御,构建了延伸至亚得里亚海的边防系统。瓦拉日丁在这个体系中地位显要,设立了瓦拉日丁总督府,统领斯拉沃尼亚一带的边境。
城堡是防御体系的见证,直至今日仍然是瓦拉日丁的最大地标。我导航的目的地正是城堡,它坐落于老城西北角,早在12世纪就见诸文字,不但是军事要塞,也是地区执政官员的办公地点。14世纪末,它被采列伯爵(采列是斯洛文尼亚城市,距离瓦拉日丁仅有数十公里)所拥有,并以哥特式风格重建。它最初以木栅栏围绕,16世纪面对奥斯曼帝国的巨大威胁而再度经历改建,融合了文艺复兴风格。16世纪中叶开始建造有圆形塔楼的城墙,四周辅以土墙和护城河。

瓦拉日丁城堡。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拍摄
白墙红顶的城堡造型简洁,是典型的平地防御堡垒风格。如果从空中俯瞰,它呈不规则矩形,圆形塔楼和方形哥特式塔楼并存,保留着当地中世纪城堡的主要特征。与巴尔干许多城堡或宫殿建筑一样,它也由意大利建筑师设计完成。
城堡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曾扼守特拉瓦河河畔,是陆路交通的交汇点,也被称作“通往施蒂利亚之门”。
瓦拉日丁城堡已经开放参观并辟为博物馆,但我来得不巧,它与欧洲许多古堡和宫殿一样,冬季并不开放,而且门口有部分区域围蔽,可能正在趁冬季施工维护。
但这并不重要,绕行于城堡是更美好的体验,也让我对瓦拉日丁的第一印象好到无以复加。旧日护城河早已变成青草地,配合旧时外围土堡,形成一个围绕城堡的小山坡。当地人并未在城堡周围大拆大建,而是保持着一派自然模样,小山坡上一条窄窄的沙土路,配上绿地和树林,就形成不挂牌的“城堡公园”。
走在沙土路上,可以见到城堡的不同角度,山坡的另一侧则是瓦拉日丁老城的一个个角落,既有安静的民宅区,也有古朴街道,还有高耸教堂和宏大的宫殿式建筑。午后阳光洒在草地上,暖意洋洋,不远处的一个个教堂塔楼沐浴着阳光,洁白墙身变成和暖的淡黄色,更添圣洁。

城堡旁的街区,教堂和大型宫殿建筑并存
顺光和逆光看城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顺光时感觉明朗,逆光则更具沧桑感。天公作美,顺光时是澄澈蓝天,仅带几丝白云,逆光望去却是低低的大片卷云,与城堡融为一体。无论哪个角度,都可以让外观原本平平无奇的瓦拉日丁城堡变得生动。

不同角度的瓦拉日丁城堡
几百年的沧桑,曾经历的战争风云,早已不是瓦拉日丁城堡的全部,我更喜欢的是当地人的悠然自得。两个女孩沿着沙土路,从树林中慢慢走来,逆光而行,带着青春之美。一对恋人在草地的石凳处,一坐一站,说着悄悄话……一旁的城市静悄悄,城堡更是沉静,让一切与人有关的声音都变得清晰。

城堡旁绿地的散步者
斯坦契奇广场的有趣与沉静
从城堡的坡道走下来,一座胖墩墩的塔楼立于路旁,周边是各种古朴民宅。塔楼有梯形瓦顶,一道拱门通往老城。这是瓦拉日丁老城保存最好的城门,也是旧城墙遗址的主要所在。多年前,克罗地亚就开始推动瓦拉日丁老城的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城门内外的这片区域就会拥有新的身份。

在城堡绿地望向老城

在斯坦契奇广场望向老城门
瓦拉日丁老城的价值显而易见,它不但有保存完好的城堡和老城,而且见证了这片土地在经济和军事等领域的悠久变迁,军事要塞和贸易中心这两大功能的融合并非一朝一夕,也留下了太多宝贵印记。
步入城门便可见到的斯坦契奇广场是个典型例子,它并非瓦拉日丁最大的广场,却有别样美丽。广场以20世纪最出色的克罗地亚画家米尔延科·斯坦契奇之名命名,他是瓦拉日丁的狂热拥趸,曾一再盛赞这里的景致。广场上散落着几间餐厅和咖啡馆,石板路上摆放着露天座位,即使是冬日,人们仍可坐在这里享受暖阳。
广场上最精美的建筑当属萨马格宫,这座洛可可风格的宫殿为法国贵族萨马格家族所有,17世纪落成,1759年改造为今日模样,如今藏有大量当地的历史图片。坐在广场上,萨马格宫外墙的橙色图案与橙红色瓦顶相得益彰,老城里遍布的教堂塔楼和一道道红瓦斜顶被夕阳笼罩。这样的闲适惬意与围绕城堡的公园一样,都见证着俗世温暖。

斯坦契奇广场和萨马格宫
在瓦拉日丁老城里,斯坦契奇广场算是个“后辈”,但也有数百年历史,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风貌。它既是防御工事的一部分,也是老城商业繁荣的一部分。
广场上一纵一横两条直街都可通向老城,还有一条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仿若童话世界里的街道。

斯坦契奇广场旁的蜿蜒小街
广场一角还有一座普普通通的建筑,侧面墙身被爬山虎覆盖,唯一的窗子外有一座飞翔的天使雕塑。走到建筑门前,外墙和门楣上有大量天使画作和装饰。在传说中,瓦拉日丁是天使沉睡的城市,城中隐藏着或多或少的天使装饰。我眼前的建筑更是天使聚集之地,这个2011年建立的“天使博物馆”以克罗地亚艺术家泽里克·普斯坦茨的天使画作品为主,创造了一个神奇的“天使空间”。事实上,泽里克·普斯坦茨正是瓦拉日丁成为天使之城的最大推手。

天使博物馆外墙的天使雕塑
天使并非瓦拉日丁唯一的图案,走在街上,店铺门前常有旧时的古老行会徽章,还有传统的城市徽章。
根据记载,瓦拉日丁市的盾形纹章是欧洲最古老盾形纹章之一。1464 年,瓦拉日丁在匈牙利国王马蒂亚斯一世的批准下,拥有了自己的纹章。这个盾形纹章呈晚期哥特式风格,红白交替的条纹之间是一座带有天使和十字架标志的四角白色塔楼,塔楼两侧分别有金色星星与新月。这个纹章一直使用到1934年,二战后,因为意识形态要求,盾形纹章上的天使和十字架被抹去,直至冷战结束后才恢复原状。
瓦拉日丁的城市精神正是由工匠与商人所建立,直至今天,旧时帽匠、鞋匠、铁匠、养蜂人和陶艺家的行会建筑仍然屹立于城市中,纪念品商店里摆放着许多行会徽章,以钥匙扣、书签等形式呈现。
市政厅与托米斯拉夫国王广场的日与夜
瓦拉日丁的行会建筑群多半位于托米斯拉夫国王广场上,广场的核心是塔楼高耸的市政厅。

托米斯拉夫国王广场与市政厅
市政厅的造型相当简洁,它原本是伊万·科尔文公爵的遗孀所有,1523年被这位公爵夫人赠送给瓦拉日丁市,从此作为市政厅使用,不久后重建,兼具罗马式外观和哥特式拱门。
18世纪末,市政厅再度重建,塑造了晚期巴洛克形式的立面和塔楼,雕塑师维特雕刻了悬挂于外立面的纹章。不止市政厅,这次重建也塑造了整座瓦拉日丁老城如今的模样,不过它是被迫而为之。1767年,玛丽亚·特蕾莎女王基于集权目的,试图压制克罗地亚和匈牙利贵族的权力,于是建立了克罗地亚第一个有近代雏形的政府,以瓦拉日丁为王国首都,也让其迎来前行契机,但1776年,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建筑飞速发展期的瓦拉日丁遭遇大火,大量建筑被毁,发展节奏也被打断。王国随后迁都萨格勒布,许多贵族也随之离开,瓦拉日丁的行政地位明显下降,所幸工匠和商人所塑造的传统仍在,也成为重建的方向。
托米斯拉夫国王广场的名字来自于托米斯拉夫一世。公元910年,托米斯拉夫一世开始统治克罗地亚公国,此后二十年间先后击退入侵的匈牙利人和保加利亚人,公国版图也一再扩大。公元925年,托米斯拉夫一世由罗马教宗加冕,成为克罗地亚历史上第一位国王,克罗地亚也从公国转为王国。
广场被巴洛克风格建筑所围绕,既有宫殿建筑,也有旧时民居,但最抢眼的始终是优雅的市政厅钟楼,它被视为瓦拉日丁长期以来的自治象征。自治离不开经济权,历史资料记载,1406年,瓦拉日丁人获得了年度集市(为期一周)的举办权,1431年获得贸易特权。各大行会则在17世纪初成立,贸易远及如今的意大利、德国、奥地利、捷克乃至更远的土耳其。18世纪初,瓦拉日丁已经出现了不少新行业,如砖厂和酿酒厂,还有一间巧克力工厂。
贵族和富商阶层利用自身财力,兴建了大量宫殿式建筑,普遍为两层,占地广阔,自成体系。它们多建于18世纪,融合了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市政厅旁的德拉斯科维奇宫是其中佼佼者,黄白相间外墙,角楼尖顶仿佛向市政厅塔楼致敬。1756年,弗兰乔·纳达斯迪伯爵开始在此居住,克罗地亚合唱团也在这里聚会。即使是那场遍及全城的大火,也没有让德拉斯科维奇宫遭遇太大伤害。不远处的赫尔泽宫建于1791年,它并非贵族所有,而是邮差弗兰乔·赫尔泽中彩票之后所建,不过他很快就破产,赫尔泽宫也随之易主。
伴随商贸发展而来的,是一座座教堂的建起。方济各会教堂、耶稣会教堂和圣乌尔苏拉教堂都位于老城中心地带,圣弗洛瑞安教堂和圣维塔教堂则在老城外围,此外还有多座教堂尖塔散落于城市各处,多半都有数百年历史。它们受巴洛克风格影响极深,但与整座瓦拉日丁老城一样,并未刻意抹掉过去,而是将一段段历史时期有机融合。1660年,伊万·扎克马尔迪在瓦拉日丁建立神学院,为确保学院生存,他将自己的房产和葡萄园等遗产都用于学院的维系。

方济各会教堂塔楼
方济各会教堂的粉红色塔楼修长秀美,绿色尖顶相当精巧。从午后到黄昏,它在不同阳光下呈现着不同色彩。54.5米高的它是瓦拉日丁的第一高度,至今不变。17世纪落成的圣母升天大教堂是克罗地亚北部最重要的早期巴洛克式教堂之一,外观山墙简洁,内部天花板也没有太多修饰,但祭坛精美。因为我到访时,圣诞才过去一个月,许多布置还未撤下,蓝色帷幕的背景画从天花板上垂下,在祭坛前铺开,沙盘上摆放着栩栩如生的人偶,还有做工精巧的房舍,与背景画里的景色共同组成耶稣降临的故事场景。
教堂旁的小广场上,行人在此穿行,石板路被打上夕阳的柔和之光,有人坐在长椅上倾谈,静待夜幕降临。

夜晚的瓦拉日丁老城
夜晚的瓦拉日丁老城,没有了阳光,却有和煦灯光。各种风格的建筑在夜里交相辉映,更添童话感,也见证着旧日荣光。就如有人所说的那样:从白天到晚上,游荡于瓦拉日丁老城就像坐上了时光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