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比 157、170 比 150、160 比 163、184 比 175、211 比 186,这是 2020-2024 年 NBA 全明星周末正赛的比分。
得分不断刷出新高,不代表比赛受欢迎。
这 5 年间,NBA 全明星周末正赛的 TNT 直播平均收视,从 710 万跌到 540 万。其中,2023 年在犹他州盐湖城举行的一届,甚至低至创纪录的 459 万。
原因无它,比赛越来越乏味。
得分越来越高,证明比赛没有防守可言;分差越来越大,证明比赛几乎没有悬念。再加上詹姆斯(40 岁)、库里(36 岁)、杜兰特(36 岁)等历史级球星踏入职业生涯晚期,联盟正处于造星蓄力期,彻底令这场曾经风靡全球篮球爱好者的赛事沦为鸡肋。
其实不止全明星周末,NBA 常规赛也越来越少人看了。数据显示,2 月 12 日湖人主场对阵爵士的比赛,因为湖人新加盟球星东契奇首秀的缘故,成为 2024-25 赛季关注度领先的一场比赛,ESPN 上平均有 201 万观众观看,比赛最高收视达到 255 万。
这样的数据,不如詹姆斯加盟湖人第二个赛季(2019-20 赛季)时的水平。该赛季常规赛,湖人全国直播比赛平均观众数 214 万。
观众少了,NBA 总裁亚当 · 萧华自然着急。虽然 NBA 在 2024 年已经和 NBC、亚马逊、ESPN 等转播商达成了 11 年总价值 760 亿美元的转播合同,但如果效益不及预期,这些资本家有的是方法让萧华 " 压力山大 "。
所以,在签订天价合同后的第一个赛季,NBA 变天了。
最复杂的全明星
为了拯救越来越低迷的收视,萧华今年带来了一届史上最复杂的全明星正赛。
图片来源:NBA 官方宣传图
比赛不够激烈,萧华将赛制从传统的两队全明星球队分庭抗礼,改为锦标赛形式,球星被分成四队进行单场 40 分的淘汰赛,4 进 2、2 进 1 决出冠军;球员没有激情,萧华安排了 180 万美元奖池,冠军球队每人能获得 12.5 万美元。
如此激进的改变,十分冒险。
先将最高约一线球星工资 0.25% 的夺冠奖金有没有吸引力放在一边,被改成锦标赛的全明星正赛,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全明星最有价值球员(All Star MVP)何去何从。
全明星最有价值球员,2020 年为纪念意外离世的美国篮球巨星科比 · 布莱恩特,而改名为科比 · 布莱恩特 MVP 奖,是 NBA 从 1953 年就开始评选的一个奖项。虽然含金量比不上常规赛 MVP 和总决赛 MVP,但依然是评判 NBA 球星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荣誉。
在传统的全明星赛制中,全明星最有价值球员会颁给比赛中综合表现最好的球星。因此即使过去几届全明星正赛整体激烈程度不高,但部份球星为争夺该奖项,会 1 对 1 对飙得分,成为赛事为数不多的精彩戏码。
如今全明星正赛变为单轮淘汰赛,在对手、比赛场次等全是变量的情况下,如果全明星最有价值球员仅按照决赛胜负及表现评选,与传统赛制相比的获奖含金量或受到质疑。
因此,有球星吐槽 " 魔改 " 全明星属于乱来。
" 我真的恨透了这新赛制!简直太糟糕了!全明星赛变成这样,我真的很失望。" 杜兰特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同样认为传统赛制的全明星正赛更好的,还有 NBA 年轻一代球星文班亚马。" 我认为没有什么能比得上传统的东部 VS 西部模式。" 这位新星直言。
最粗暴的交易
和新赛制全明星一样令球员和球迷凌乱的,还有交易截止日前的一系列匪夷所思的球员交易。尤其是达拉斯独行侠队将巨星胚子卢卡 · 东契奇,在回报并不丰厚的前提下,主动送到了洛杉矶湖人队。
有消息称,东契奇甚至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交易到湖人的;另一边,湖人的当家球星詹姆斯、戴维斯,同样不知情。
今年 26 岁的东契奇是 2018 届最佳新秀,过去 5 个赛季都入选联盟最佳阵容第一阵容,并在 2023-24 赛季率队打入总决赛。东契奇灵动、极具观赏性的球风,让其成为 NBA 球迷最多的新生代球星之一。
2 月 10 日,独行侠现任老板帕特里克 · 杜蒙特首次在交易后公开发声,暗示将东契奇送走是因为他不像乔丹、科比等伟大球员一样努力。" 如果你没有这些,那你就不应该成为达拉斯独行侠队的一员。" 杜蒙特表示。
独行侠和湖人的这笔交易,动机是否真如杜蒙特所说的那样不得而知,但至少库里等其他球队的当家球星不理解,诺维斯基等独行侠名宿不理解,独行侠甚至全球球迷也不理解。不过从利益的角度看,这笔交易的赢家,除了意外收获建队新核心的湖人,还有联盟。
对于 NBA 和萧华来说,东契奇在湖人远比在独行侠的商业价值高。据英国品牌评估机构 Brand Finance 发布的数据,湖人是 2024 NBA 品牌价值第二高的球队,仅次于金州勇士。
湖人队的高商业价值,一方面源于洛杉矶是美国第二大城市,无论是商业资源还是球迷数量,都远非工业城市达拉斯可比;另一方面,湖人队一直是 NBA 的门面,是历史上夺得总冠军次数第二多(17 次)的传统豪门,比身后的勇士队多 10 次。
图片来源:NBA 官方宣传图
考虑到 NBA 另一传统豪门——波士顿凯尔特人,去年夺得了球队第 18 次 NBA 总冠军,联盟推动湖人快速重建、补强,有利于重新将贯穿 NBA 至今近 80 年历史的 " 黄绿大战 "(注:湖人主场球衣以黄色为主色调,凯尔特人则为绿色)。
2010 年,湖人和凯尔特人的总决赛抢七大战,全美收视率达到 2810 万,创新世纪新高。这样的盛况,是 NBA 和萧华最迫切希望实现的。
中国市场成 X 因素
如今的 NBA,相比热度巅峰时期,还缺失了一个重要催化剂——中国元素。
在接班大卫 · 斯特恩成为 NBA 总裁后,萧华就表示 NBA 急需在姚明、易建联之后,再出现能获得稳定上场时间的中国球员,以带动中国市场。可惜之后的周琦、如今的崔永熙,都未能在 NBA 站稳阵脚。
回想姚明以状元秀身份进入 NBA,并逐步成为一线球星的时期,光是中国市场就已经让联盟赚得盆满钵满。以电视转播版权为例,2002 年,姚明初入 NBA 时,央视每年仅转播约 20 场 NBA 比赛;到 2008 年,已经增加到每周 4 场。
数据显示,2008 年前后,中国媒体转播 NBA 需要缴纳的版权费用,已经是数千万美元的级别。
7 年后,腾讯以 5 亿美元买下 NBA 5 年独家转播权,2019 年续约时金额更飙升至 15 亿美元。虽然 2024 年 10 月腾讯官宣续约成功时未透露具体金额,但参考 NBA 与 NBC、亚马逊、ESPN 达成的 760 亿美元大单,腾讯的续播费用大概率有增无减。
和 2015-2019 年率先开启国内 NBA 数字化转播时代 " 躺着赚 " 不同,如今腾讯的 NBA 转播业务更多依赖存量市场,付费会员的增长速度不能与当年相提并论。DeepSeek 预测,若无重大负面事件,腾讯 NBA 会员将维持年均 3%-5% 的速度增长,核心用户稳定在 600 万 -800 万。
如果按平均 250 元 / 人的会员价格估算,腾讯的 NBA 会员每年的营收规模或为 15 亿 -20 亿元人民币,这显然无法覆盖折合人民币超 21 亿元(每年)的天价转播版权费。
为了创收,腾讯近年想出的花招不比 NBA 本身少:
在直播 NBA 的过程中,大量植入安全套广告,已是基本操作;与此同时,平台还开发出 8K、VR 直播等高端观赛模式;另外,在转播过程中,见缝插针出现的周边商品越来越多。
但不管身为转播商的腾讯如何努力,要想回到当年躺赚的状态,还得仰仗 NBA 本身变得更精彩。
或者至少,要等 NBA 里的中国元素重归 C 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