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据参考消息网报道,2月10日至18日,法国、美国和日本分别派出“卡尔·文森”号航母、 “戴高乐”号航母和 “加贺”号航母在菲律宾以东海空域举行了一场名为“2025太平洋斯特勒”的多国海上联合演习。这是法国航母打击群40多年来首次部署到亚太地区后和美日开展的海上联合演习,也是日本海上自卫队“加贺”号航母化改装后首次参与这一演习。
点评:近年来,随着亚太地区战略地位不断上升和安全形势日趋复杂,越来越多的域外国家开始深度介入该地区安全事务之中。除了美国之外,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北约成员国也不断加大在亚太地区军事部署的力度。此次法美日三国航母携大量护航舰艇齐聚西太海域,演习的规模和气势可谓空前,不仅进一步加剧了本已复杂的亚太地区局势,导致地区紧张气氛升温,也暴露了相关国家的战略野心,给地区安全与发展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
![](https://imgpai.thepaper.cn/newpai/image/1739539943517_XAPJNb_1739540003354.pn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024)
法美日航母首次在菲律宾海联演,图为并排航行的画面。
彰显法国提升亚太影响力雄心
此次“2025太平洋斯特勒”多国海上联合演习是由法国海军主办,主要目的是通过展示军事实力,彰显其提升亚太地区的影响力,从而在亚太地区地缘政治博弈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战略意图。长期以来,法国海军一直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感相对较低。正如参加此次演习的“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指挥官马拉尔德少将所称:“虽然法国是 ‘印太地区’的常驻国家,但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在该地区部署自己的航母战斗群了。” 为此,法国对此次演习非常重视并进行了精心筹划。
从参演规模来看,此次“戴高乐”号航母打击群包括一艘驱逐舰、一艘护卫舰、一艘补给舰和一艘攻击型核潜艇,远赴西太平洋“秀肌肉”,是近几十年来首次。而在赶赴亚太地区的途中,“戴高乐”号也保持着高调的姿态,先在印度停靠,并与印度海军举行了联合军演,随后又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在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和龙目海峡等地举行了“克莱蒙梭25”多国军演。法国航母打击群指挥官马拉尔德少将称,此次在西太平洋地区举行多国联合军演是法国“与印度太平洋地区伙伴合作的绝佳机会”,既可以此展示其作为“印太”国家对地区形势和南海航行通道安全高度重视的态度,也可展现其与亚太地区国家开展军事安全合作的政策独立性。
从演习科目看,此次演习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和针对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开展航母编队协同作战,主要是演练法美日三国航母打击群之间的通信、指挥与协调;二是舰载机与舰艇的协同作战,来检验和提升法美日三国海军联合作战能力;三是反潜作战演练,利用航母编队中的反潜巡逻机、直升机、水面舰艇的声呐等设备,进行大面积的潜艇搜索,使用反潜鱼雷、深水炸弹等武器对潜艇进行攻击;四是编队防空作战演练,包括各国舰艇的防空雷达协同以及防空火力协同,形成多层次的防空拦截体系。整体上来看,法国希望通过这次演习,加强与美日等伙伴国海上力量的互操作性,从而确保在需要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联合行动,共同应对亚太地区面临的安全挑战。
此外,法国还希望通过在亚太地区主办多国联合军事演习,来迎合美国的战略需求,同时显示向美国示好的姿态。当前,法国国内政坛动荡,在欧盟的地位趋于下降,特别是特朗普上台后法美两国关系上更是面临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法国试图通过与美日等相关伙伴关系举行联合军演,一方面可以协助美军增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实力,以换取美国在其他方面如欧洲事务、俄乌冲突等问题上的支持,继而在北约内部争取更多话语权,另一方面以此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多边军事同盟关系,避免在亚太同盟体系中丧失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力。
![](https://imgpai.thepaper.cn/newpai/image/1739539956183_r5chZQ_1739540003329.pn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024)
法国希望通过这次演习,加强与美日等伙伴国海上力量的互操作性,图为美国舰载机在法国航母上降落。
凸显日本寻求军事力量扩张野心
近年来,随着日本战略野心的不断膨胀,对地区安全问题的关注度也不断增强,不断寻找机会突破和平宪法限制和拓展地区影响力,参加此次联合演习无疑是其又一次试图在地区事务中刷“存在感”的举动。在此次演习中,日本首次派出航母化改装后的“加贺”号战舰参加重要科目演练,并将“加贺”号与美法航母相提并论,意在通过此举提升联合演习的影响力,显示其在地区安全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实际上,对“加贺”号进行改造以实现航母功能是日本提升整体防卫力量水平并寻求军事正常化的重要动作之一。早在2018年末,日本政府就通过修订防卫大纲等文件,决定对“出云”号和“加贺”号战舰进行“航母化”改装,使其能够起降F-35B隐身战斗机,从而实现事实上的“航母化”。2024年10月,“加贺”号抵达加利福尼亚州,在美国的帮助下进行F-35B舰载机飞行测试。经过改装,目前 “加贺”号已具备搭载F-35B“闪电”战斗机的能力,理论上可携带28架舰载机,其中包括24架“闪电”战斗机和4架多用途直升机,无疑已经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航母,正如日本自卫队某高层领导所说,“‘加贺’号与‘戴高乐’号相比毫不逊色”,可完全胜任周边军事行动的需要。
此外,日本此次派出改装后的“加贺”号航母参与大型地区联合军演,也是希望以此来加强与“印太”地区乃至全球伙伴国家海军的合作。实际上,自2019年以来,日本海上自卫队每年都会组织所谓的“印太部署”行动,“加贺”号也一直参与其中,但与此前不同的是,此次将可搭载F-35B 的“加贺”号与其他国家航母进行配合演练,其目的是为未来多国航母联合编队编成与作战探索经验,并提前进行磨合。与此同时,这次演习也是日本在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与美国在亚太地区进行的首次大型联合演习,派出国内最先进的战舰参演,也表现出强烈的未来配合美国深化“印太战略”的意愿,以期获得美国的好感与支持,从而“搭船出海”,实现提升自身地区影响力和军事扩张的目的。
![](https://imgpai.thepaper.cn/newpai/image/1739539967861_AriC4S_1739540003371.pn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024)
完成航母化第一阶段改造的“加贺”号航母。
暴露美国亚太地区战略布局困境
此次法美日三国航母战斗群在菲律宾海附近展开联合军事演习,并非单纯的军事演习,而是具有很强的政治和外交色彩,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展示军事力量,展示其对亚太地区形势和南海航行通道安全的高度重视,同时通过在南海问题上为菲律宾站台,以实现军事威慑和地缘政治博弈之实。
近期,菲律宾相关挑衅行为不断升级,尤其是在南海岛屿和礁盘问题上,菲律宾不止一次采取了极限动作,如同在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区域纷争中投下众多“震撼弹”,加剧了地区安全形势的激化。此时美日法三国集结航母群,显然是对菲律宾撑腰打气,迎合菲律宾拉拢域外力量进入南海的企图,甚至会给其他国家错误信号,使得区域形势进一步紧张。例如,加拿大目前也正与菲律宾就一项防务协议在进行最后阶段的谈判,该协议将允许两国军队举行更大规模的军事演习。2月7日,加拿大驻菲律宾大使戴维·哈特曼透露,目前正在访问菲律宾的加拿大皇家海军哈利法克斯级“渥太华”号护卫舰也可能会参加在菲律宾附近举行的联合演习,从而使得地区安全局势更加复杂。
从历史来看,法国并非首个派遣航母到亚太地区部署的欧洲国家。2024年8月,意大利海军的“加富尔”号航母就曾抵达西太平洋,并与美军“林肯”号航母进行了联合演练。此后,“加富尔”号还曾在中国南沙群岛和黄岩岛附近海域活动,但相比“戴高乐”号的高调, “加富尔”号则显得低调许多,并未引起太多关注。意法等欧洲国家相继派遣航母前往亚太地区,一方面显示了亚太地区战略地位的不断上升,另一方面也从某种程度上揭示了美国在亚太地区力量存在所面临的困境,特别是在该地区的航母维持能力和威慑能力的捉襟见肘。
近年来,由于美军在全球开展过多战略透支行动,航母舰队疲于奔命,维护延误问题频发,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但是,为了维持其在全球特别是西太平洋的军事霸权,美国又不肯轻易放弃航母部署,最终只能依靠“借用”盟友的航母来勉强维持场面。从此次演习名义上由法国主导,但实则还是美国海军暗中策划,这种做法不仅暴露了美国海军实力的相对衰退,也凸显了其在亚太地区战略布局的无奈与困境,非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海军自身存在的问题,相反还将会更加增加其在亚太地区日益增长的战略焦虑。
(兵韬志略是由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凌云志为澎湃防务栏目开设的个人专栏,盘点近期重大防务事件,评点信息背后暗藏的玄机,剥茧抽丝、拂尘见金,两周一期,不见不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