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教育大会于2月14日举行。市委书记陈吉宁在会上强调,新征程上,要把习近平总书记为上海擘画的宏伟蓝图转化为“施工图”“实景画”,迫切需要办出有力引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期待、充分彰显国际大都市地位的高质量教育。
目前,上海正朝着加快建设教育强市、全面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既定目标扎实迈进。
2018年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过去这六年多时间里,上海教育系统以创建教育综合改革国家示范区和实施“一市两校”教育综合改革、“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大思政课”综合改革、高等教育“两个先行先试”等重大试点为契机,勇当排头兵、敢为先行者,为全国试制度、测压力、探新路。
上海聚焦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思政课”试验体系全面深入构建。上海还入选了教育部“大思政课”综合改革试验区。红色基因在上海教育系统中赓续连绵,守正创新不断激发思想政治工作活力。上海牢记为党育人初心,站稳为国育才立场,更加注重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
上海聚焦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质量水平,进一步促进均衡布局、优质发展。从“有学上”到“上好学”“学得好”,上海市民的美好愿望正在走进现实。上海实施公办初中强校工程,推动两轮207所学校提质办学,持续做强“腰部”学校,推动教育资源的更公平配置,托举每一个孩子的美好未来,让每所学校都精彩,推动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
上海聚焦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大力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能力。各学校在国家和全市创新布局中找准学校定位、发挥自身优势,高校学科专业“腾笼换鸟”,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相互匹配。六年来,上海新增本科专业297个,精准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集成电路、机器人、智能制造等前沿专业。新兴专业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龙头带动作用,为上海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上海聚焦弘扬教育家精神,大力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优秀教师不断涌现。从“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王振义到“人民教育家”于漪,从“时代楷模”钟扬、吴蓉瑾到“全国道德模范”汪品先,一串串响当当的名字在上海的教育星空上闪亮。目前,上海深入实施“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构建“高峰计划”“攻关计划”“种子计划”三级人才梯队培养体系,更多上海名师正在成长路上。
上海教育不负嘱托,勇担使命,努力满足人民期待,加快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城市教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