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pai.thepaper.cn/newpai/image/1739526590364_S2eif4_1739526590499.pn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1024)
1月信贷、新增社会融资规模超预期增长,迎来“开门红”。
2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13万亿元,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60.77万亿元,同比增长7.5%。初步统计,2025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833亿元,1月末社融存量为415.2万亿元,同比增长8%。
中国人民银行自统计2025年1月份数据起,启用新修订的狭义货币(M1)统计口径。修订后的M1包括:流通中货币(M0)、单位活期存款、个人活期存款、非银行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1月末,狭义货币(M1)余额112.45万亿元,同比增长0.4%。广义货币(M2)余额318.52万亿元,同比增长7%。流通中货币(M0)余额14.23万亿元,同比增长17.2%。
贷款利率保持在历史低位水平。据悉,1月份新发放企业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43%,与上月持平,比上年同期低34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12%,与上月基本持平,比上年同期低83个基点。
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创历史新高
5.13万亿元的新增人民币贷款规模,为有统计数据以来的单月最高纪录。
从结构上看,在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中,新增(事)业单位贷款占比超九成,4.78万亿元的新增规模同样创下新高。
同时,个人住房贷款增长有所好转,1月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新增规模为去年2月以来的新高。据悉,1月份个人住房贷款新增2447亿元,同比多增1519亿元。
具体来说,分部门看,1月住户贷款增加443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497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935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7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74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46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5149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2008亿元。
业内专家表示,2024年四季度以来,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显效,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巩固,实体经济活力逐步增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5年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开年以来金融体系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充分满足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推动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体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基调。
表内贷款和政府债务发行提速支撑1月新增社融超7万亿
在表内贷款和政府债务发行提速的支撑下,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7.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833亿元,创下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新高。
其中,1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5.22万亿元,同比多增3793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392亿元,同比多减1381亿元;委托贷款增加449亿元,同比多增808亿元;信托贷款增加623亿元,同比少增10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4653亿元,同比少增98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4454亿元,同比多134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6933亿元,同比多3986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73亿元,同比多51亿元。
市场专家表示,社会融资规模增速继续保持在8%的较快水平,一方面得益于表内贷款较快增长,另一方面政府债务发行提速也形成了重要支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各项工作能早则早、抓紧抓实”,今年1月政府债发行明显提速,净融资额近7000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近4000亿元。
1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较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
专家分析指出,政府债券加快发行后,形成的财政存款有所增加,这部分存款不计入M2,再加上理财分流、去年同期高基数等因素影响,1月M2增速稳中略降。后续政府债券发行融入的资金逐步支出后,转化为企业存款计入M2中,未来M2增长有望加快。
1月表内贷款和社融双双创下历史新高。也有银行人士反映,1月信贷数据较好有春节因素的影响。今年春节提前至1月,节前供应链和项目进度款结算、员工薪酬奖金发放等用款需求都提前至1月释放,2月用款需求相比去年同期会有减少。从以往经验看,对于下个月数据,届时与1月数据合并观察会更为合理,可以熨平春节效应等因素扰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