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港股市场高开高走,午后虽然略有回踩,但尾盘继续上攻,涨幅进一步扩大,恒生科技指数更是涨超5%,医药医疗、科技、非必须消费板块涨幅居前。
截至收盘,恒指强势收涨3.69%,报22620.33点;恒生科技指数大涨5.56%,报5526.22点。
从盘面上看,AI+医疗股爆发,带动阿里健康(0241.HK)暴涨29.10%,药明生物(2269.HK)涨11.75%,药明康德(2359.HK)涨9.96%领涨恒生指数;众安在线(6060.HK)大涨20.13%,哔哩哔哩(9626)涨14.96%,阅文集团(0772.HK)涨10.24%领涨恒生科技指数。
港股科技股延续了2025年1月中旬以来的持续上攻势头,截至收盘,阿里巴巴(9988.HK)涨6.34%,腾讯控股(0700.HK)涨7.42%,小米集团(1810.HK)涨7.32%续创上市来新高,美团(3690.HK)涨6.39%。
至此,在2025年短短不足两个月的时间内,阿里健康涨幅高达77.71%,阿里巴巴涨幅50.61%,比亚迪电子(0285.HK)涨39.95%,小米集团涨幅29.57%,快手(1024.HK)涨幅29.38%。
对于阿里巴巴股价的上涨,摩根大通发布研究报告称,有3大因素推动阿里巴巴股价进一步上升,包括对作为中国云市场一级资产的阿里云进行估值重估,人工智能功能消费增加推动云收入估算正面修订,以及中国电商盈利估算的正面修订,仍视阿里巴巴为中国互联网股首选。
在经过大涨之后,恒生指数2025年的涨幅达12.56%,恒生科技指数的的涨幅更高达23.68%。
对于连续上涨的港股市场,英大证券认为,港股市场此轮的先行示范效应较为明显,要谨防上方抛压导致的阶段性回落。在经历持续大涨后,需警惕板块内部的分化以及指数阶段性的反复波动。综合看,市场持续反弹后,上行动力有所减弱,不排除短期再现震荡,甚至回踩的可能。不过,前国内基本面整体修复下,短期震荡休整不改中期向好格局。
中信证券认为,今年1月14日以来,受益于DeepSeek的爆火和国内政策预期,港股持续上涨。恒指和恒科的动态PE仍处于历史30%的分位数以下。近期空头平仓也是推动港股反弹的主要动力之一。截至今年2月7日,港股市场整体未平仓卖空金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仍达1.37%,为2023年初以来历史均值两倍标准差以上的高位。全年来看,在国内经济基本面逐步复苏的背景下,叠加估值的性价比,依旧看好港股延续2024年以来的反转行情。
信达国际表示,短线而言,DeepSeek国产高性价比模型有助降低推理成本,加快AI应用,引发中资科技股重估,AI主题料持续发酵。恒指料上望22600点,相当于未来12个月预测市盈率10.5倍,估值重返过去10年平均水平。
中金公司表示,在经历了年初两周的连续回调后,港股自1月中旬开启了反弹行情,且明显跑赢A股。但是,节后的反弹力度却超出多数投资者的预期。1.本轮行情的驱动因素?AI热情推动科技领涨,情绪是主要驱动。2.后续的可能变数?关税进展和政策预期互为因果,AI科技趋势更加关键。海外方面,特朗普渐进式关税短期影响相对可控。然而关税压力减轻与DeepSeek在产业上带来的兴奋等反而可能使国内短期政策加码的可能性降低。相比之下,AI产业的发展前景更为关键,但目前还无法做出确切判断。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